常用典故】一日立乎其位,则一日业乎其官

【例文】宋代朱熹也提出一日立乎其位,则一日业乎其官的观点,认为人应该尊重各自的职责和权力,强调忠于职守、履职尽责的重要性。所谓在其位,忠其事,位置是用来干事的,焦裕禄、孔繁森等一大批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无一不是恪尽职守、勤政为民的典范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为政之要,贵在恪尽职守》)

【典故】出自宋代朱熹《朱熹集》卷24,一日立乎其位,则一日业乎其官,一日不得乎其官,则一日不敢立乎其位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占据官位一天,当尽一天官责;一天不尽官责,则不敢占据官位一天。

【赏析】居官者,须精励敏捷以勤政;碌碌无能者,草木同朽。权力不是一种荣耀,而是一副担子,意味着责任担当。五代时期,后唐宰相马胤孙入朝不开口议国事、上堂不开印理政务、归家不开门见谏客,许多军国大事都在他手上耽误了,结果给石敬瑭以可乘之机,起兵推翻了维持仅14年的后唐政权,这位三不开宰相亦被人耻笑千年。反观北宋宰相王安石,针对积贫积弱的局面,以富国强兵、挽救北宋政治危机为目的,提出一场涉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社会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法主张,却因触犯了地主、官僚阶级的利益,遭到皇亲国戚和保守派联合反对。面对种种诘难和阻力,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行新政,也因这种三不足的担当气魄而名垂青史。为官避事平生耻,视死如归社稷心。敢于担当,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,靠的是信念,讲的是付出,比的是智慧,拼的是定力。担当的大小,体现着干部的信仰、胸怀、勇气和格局。为官避事,不敢担当,在人格上就是懦夫,在事业上就是败者,在战场上就是逃兵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行为自觉、一种崇高追求、一种品质修养,把困难想在前头,把工作做在前头,把责任担在肩头。

【用法】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动员部署类讲话,侧重强调担当尽责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守土有责、守土担责、守土尽责,以真抓实干不负组织重托和人民期待。文秘家园网(WENMIJIAYUAN.COM)收集整理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