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为民兴利除害,正民之德

【例文】为民兴利除害,正民之德。纵观古今,一国的兴盛大都起于治积弊施新政。越是经济发展、社会安宁、国力强盛之时,越是容易怠政渐行、隐疾暗生、人心怠惰,出现天下承平日久,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问题。积弊不除,一个国家就难以持续发展和繁荣,更不可能走向太平盛世、实现长治久安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有弊所当革 有疾所当治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春秋管仲《管子·君臣下》,为民兴利除害,正民之德,而民师之。是故道术德行,出于贤人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由于替人民兴利除害,并规正人民的德性,人民便把这智者当作导师。

【赏析】古人讲,政者,正也。”“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,孔子回答说:政的意思就是端正。您带头端正,谁敢不端正呢?在典故郭琇洗堂中,郭琇曾以贪黩闻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司余国柱贪婪成性,公然向所属各州县索贿,郭琇也学着搜刮民财,可谓上梁不正下梁歪。余国柱东窗事发被罢黜后,新任巡抚汤斌身端行正,把郭琇叫到省城当面斥责,使其悔恨不已,便以洗堂表明洗过之决心。郭琇最后痛改前非,受汤斌的身教”“言教影响很大。汤斌以身示廉、以上率下,充分印证了端人贵洁己的道理。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,涌现出一大批像方志敏、焦裕禄、谷文昌、杨善洲、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,他们一心为公、一身正气、一尘不染的思想道德风范,堪称立德树人的楷模。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在思想道德上率先垂范,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奠定了坚实根基。新时代党员干部,要时刻注重修身树德,坚持吾日三省吾身,常修政治品德、职业道德、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,远离低级趣味,培育高尚情操,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教育培训类讲话,侧重强调政德修养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自律意识、表率意识,保持共产党员良好形象。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