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劳谦虚己,则附之者众;骄慢倨傲,则去之者多

【例文】劳谦虚己,则附之者众;骄慢倨傲,则去之者多。人际交往中,一个勤恳、勤快又谦逊、谦恭的人,会有很多人愿意亲近他。因为虚己者不以己度人,懂得欣赏他人的光芒,这种真诚的容纳,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,更是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,既利人,亦利己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虚己之心需常有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晋代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·刺骄》,盖劳谦虚己, 则附之者众;骄慢倨傲,则去之者多;附之者众,则安之徽也;去之者多,则危之诊也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勤劳谦恭,虚心待人,就有很多人亲近你;骄傲自大,傲慢不恭,就有很多人离开你。

【赏析】古人讲,满招损,谦受益。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春秋时宋国大夫正考父,在家庙的鼎上,铸写这样的铭训: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……”每逢任命,愈加谨慎,一次提拔要低头,再次提拔要曲背,三次提拔要弯腰,甚至行路都靠墙边。坚守谦虚谨慎、戒骄戒躁的低姿态,使其为官做事克己奉公、政绩斐然。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谦虚谨慎作为座右铭,为我们党一路走来、一路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。周恩来同志曾说:我们每一个人,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,现在担任什么职务,没有党和人民,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,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。党和人民是伟大的,我们个人是渺小的。当年,彭德怀元帅视察连队时,坚持不坐靠背椅,同战士一起坐矮板凳。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元帅告诫机关干部,不要以为你高,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,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,恪守谦虚谨慎之道,经常在思想认识上检视反思,在日常点滴处防微杜渐,坦坦荡荡做事、干干净净做人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教育培训类讲话,侧重强调谦虚谨慎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常怀淡泊之心,人正派不虚伪、不盲从,干事踏实不追名、不逐利。文秘家园网(WENMIJIAYUAN.COM)收集整理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