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教小儿宜严,严气足以平躁气

【例文】教小儿宜严,严气足以平躁气。古往今来,诸多先贤都强调,教育子女当以严为要。亲情之爱固然不可或缺,但若缺乏教化,则易溺爱成灾。唯有以规矩立身,以严正导行,方能收敛子女浮躁、任性的习气,培养其沉稳有度、知礼守法的品格,为其将来立身行道、担当责任奠定根基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教儿宜严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清代王永彬在《围炉夜话》,教小儿宜严,严气足以平躁气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教育孩子应当严厉,因为小孩心浮,只有严厉方可让其静坐反思,故而成材。

【赏析】古人讲,将教天下,必定其家,必正其身。家风,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,也是社会风尚的缩影。古代流传下来很多家规、家训,如《颜氏家训》《了凡四训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等,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也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。纵观历史,凡是家道能够承传三代以上的家族,都有严格的家规、家训。在郑义门孝义传家的故事中,郑家从宋朝到清朝共有173位出仕为官者,无一人贪赃枉法。这正是郑家严格的家规引导、约束的结果。可见,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,还关系到个人的成败荣辱以及家族的盛衰兴亡。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,家风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、一家之荣辱,更关系到党风、政风、民风。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、身体力行地带头树立良好家风,久而久之,手中权力很容易变成谋私手段,最终不仅会和家人一起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,还会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。上世纪60年代,毛泽东同志曾郑重向全党推荐《战国策》中的名篇《触龙说赵太后》,申明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,告诫领导干部严格管教子女,不要使其成为坐享其成的八旗子弟。新的征程上,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,从一点一滴做起,讲党性、立品行,过好亲情关、权力关,当修身齐家的标杆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家风建设类、作风建设类讲话,侧重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、从家庭严起,以身作刚廉洁自律。文秘家园(www.wenmijiayuan.com)整理发布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