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卑而不失义,瘁而不失廉

【典故】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晏婴《晏子春秋·卷三·内篇·篇二十二》,故圣人伏匿隐处,不干长上,洁身守道,不与世陷乎邪,是以卑而不失义,瘁而不失廉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谦恭而不失礼仪,劳累而不失廉洁。

【赏析】曾国藩有句家训:养活一团春意思,撑起两根穷骨头。是说做人要像春天一样朝气蓬勃,保持旺盛的生机;更要有硬骨头,不为穷变节,不为贱易志。古往今来万民景仰的清官,也大都以清贫为荣、谋私为耻,为官一生,清贫一世。明代于谦60岁寿辰时,送礼的人络绎不绝,于是叮嘱管家一概不收。面对他人质疑,他写道:为国办事心应忠,做官最怕常贪功。辛劳本是分内事,拒礼为开廉洁风。廉不言贫,勤不道苦。清代于成龙为官20余年政绩卓著,去世后绨袍一袭、靴带二事,瓦瓮中粗米数斛、盐豉数器而已,别无余财,乡亲们为之痛哭流涕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,依靠铁的纪律,赢得了群众的口碑。陈云同志认为共产党人是为人民当差的,任何功劳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,第二是党的领导,第三才轮到个人;焦裕禄心中只有民利,兢兢业业做事,从不考虑个人名利;钱学森坚决不同意为他塑像和立功德碑,世人称他国为重,家为轻,科学最重,名利最轻。他们那种无私奉献、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,名利于我如浮云的精神境界,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、检验自己、躬身践行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守正道、不贪歪财、清白做人、干净干事的底线操守,始终保持清贫自守、清正廉洁的本色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廉政建设类、警示教育类讲话,侧重强调务实清廉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为物欲所惑、不为奢靡所诱、不为世风所染。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