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

【例文】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,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。学习要以、以。党员干部要练好字功,起点在书本,落点在实践。一方面,要坚持边学习边深入思考,既要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又要总结、思考、领悟其中的精髓要义,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。(解放军报《“学问勤中得,萤窗万卷书”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清代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》,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,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,不经过深思而得到的东西,即使得到了也容易失掉。

【赏析】孔子云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孔子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,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,甚至会陷入迷茫。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,则终究是沙上建塔,一无所得。无论是对间接经验的学习,还是对直接经验的学习,要想把接受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学识涵养,就必须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。在思考中,才能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,让知识之间融汇贯通,实现对事物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。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,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。为学之道,必本于思。学习的根本在于思考。而且这个思考不是浅尝辄止,而是要深思,就是不但要探究是什么,更要探究为什么的问题。我们对经验的学习可以是什么的问题,但是要知道为什么的问题,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。只要抓住事物的本质,任其表象如何变幻,都不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最终判断。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注重从书本上学习知识,还主张到实际生活中去读无字之书。他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:农事不理,则不知稼穑之艰难;休其蚕织,则不知衣服之所自。就是说,一切有用的知识必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,这种知识又必须从实际中去探求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靠学习赢得胜利,也要靠学习走向未来,立足岗位勤学善思,不断提升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本领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、理论武装类讲话,侧重强调学习意识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,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。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