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制内,压力越大,提拔越快

周末,有一位国企的小兄弟约我吃饭。 

茶足饭饱的时候,我们聊到了职场。 

他有点茫然地问我:“前段时间单位人事调整。我分配在国企安全生产岗,天天要抓安全,压力实在太大了,要不要找领导调岗?” 

我说:“你这么年轻,身体又那么强壮,压力不算坏事啊,为啥要找领导调岗呢?” 

他苦笑着说:“我们国企里,搞项目的才是出彩的,是领导的自己人。像我们搞运营的,没人知道。安全生产就更别说了,干得好,不出事,没人知道,没人认可你的功劳。但是,如果安全出事,就会坏事传千里,还要被问责”。 

我笑着说:“我不是这样看。” 

这也是我今天想给大家聊的话题。 

体制内,你如果感觉压力很大,究竟要不要申请调整岗位? 

很多人觉得,在体制内无非就是每月混个“五斗米”,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。 

据我自己的观察,这样想的人比较佛系,在不知不觉中,他就慢慢被调整到相对边缘的岗位。 

但也有一部分人,比较有上进心,想提拔。由于他们在核心或关键岗位上,因此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和压力。 

这时候,他就会产生纠结:是坚持下去,还是临阵退缩? 

正如我前文提到的国企小兄弟,他看着别人舒舒服服上班,而自己处于压力大的“坑”岗位,信念就动摇了。 

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。 

但是,你在体制内,如果身体没问题,精神上又能应付,即使你压力很大,我也建议你坚持下去。 

因为,体制内压力越大,提拔越稳。 

可能有人会怀疑——你又在画大饼了! 

我这个不是画大饼,而是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期间,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。 

首先,体制内压力大的岗位,提拔不拥挤。 

比如,大家最常见的综合材料岗。 

很多人,都把材料岗看成“坑”岗位,唯恐避之不及。 

所以,你发现很少人去抢这个岗位的。 

这就意味着,只要你在材料岗坚持下来,晋升部门副职,然后再晋升部门正职是水到渠成的事。因为你周围没有竞争对手。 

据我的观察,体制内也有“吸引力法则”: 

一个人越抗压,他就越可能会被调整到有压力的岗位。 

一个人越脆弱,他就越可能被安排到轻松的岗位。 

最后,人群的分布,会符合一个组织体最为低熵的状态。 

这是人性的趋利避害和管理的成本导致的。 

所以,只要你能熬,你就会流动到压力岗位,一个不拥挤的岗位。 

其次,压力大的岗位,一定是领导关注的岗位。 

国企小兄弟,之所以想调整岗位,是因为他觉得领导看不到他的工作。 

这个是他误解的地方。 

压力大的岗位,一般容错率低。 

像安全生产工作,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。即所谓,一票否决制。 

难道领导不关心自己的“乌纱帽”吗? 

所以,对于安全生产,领导绝对不敢马虎,一定是把他认为靠谱的人安排到这个部门任职。 

而我的这位国企小兄弟,他恰好就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任副职。 

所以,领导是一定关注到他的。 

听完我的这个解读,国企小兄弟豁然开朗。 

其实,这也是我的一个观察: 

领导班子成员对哪些岗位有压力,哪些没压力,心里一清二楚。 

领导不是看不到你,只是他不说罢了。  公文写作助手网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

第三,压力大的岗位,更容易增长才干,形成竞争的“护城河”。 

压力大的岗位,通常是单位的核心岗位,或者关键岗位。 

而一个单位的领导,通常从这些岗位中产生。 

因为一个单位的发展,必须由兼具抗压能力和业务能力的人来引领。 

前段时间,有一位在核心单位的大姐就问我:“直接领导经常骂人,而且骂的很难听,我快受不了了,咋办?” 

我跟她说,“你要坚持,越是在层级高的岗位,大领导骂人越直接,这是常态,你适应就好了。扛骂也是一种稀缺能力。”  公文写作助手网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

至于业务能力,就更不用说了。在核心岗位时间越长,就越能积累竞争力,最后慢慢形成“护城河”。即使别人想插足替代你,领导也不敢不愿轻易换人。 

总而言之,在体制内,压力大不是一件坏事。只要扛得住,提拔晋升的竞争力就越大。今后成为部门副职、正职、班子成员,是水到渠成的事。 

本文由公文写作助手网站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,本站一站式发布各类公文写作方法、技巧、经验文章和金句提纲等公文写作素材,多来学习让公文写作不再难!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