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常用典故】凡政皆务以利民
【例文】正所谓:“凡政皆务以利民”,一切施政之策,都务必以利民为宗旨。为政者只有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才能想民之所想、急民之所急、忧民之所忧,切实为百姓解难题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以富乐民为功》)
【典故】出自元代脱脱、阿鲁图《宋史·循吏·叶康直传》,凡政皆务以利民,时丰稷为谷城令,亦以治绩显。人歌之曰:叶光化、丰谷城,清如水,平如衡。
【释义】意思是,一切施政之策,都务必以利民为宗旨。
【赏析】古人讲,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”。以民为本、以民为重是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。汉文帝、汉景帝时期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注重节俭,所以社会安定、百姓富裕。据《史记·平准书》记载:到景帝后期,国家粮仓非常充实,新谷子压着陈谷子,一直堆到了仓外;府库里大量铜钱多年不用,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,散钱多得无法计算。正是文景之治打下的坚实基础,为汉武帝后来征战匈奴、开辟疆土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。唐初君臣亲历隋朝衰亡,从中汲取经验教训,更加注重以民为本。《贞观政要》记载,唐太宗曾对侍臣说:“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;若损百姓以奉其身,犹割股以啖腹,腹饱而身毙。”还说:“凡事皆须务本。国以人为本,人以衣食为本。”清代万斯大在其《周官辨非·天官》中表明观点:只要有利于百姓的事,再小也要做,危害百姓的事,再小也要除。冈山时期,红军同群众“有盐同咸、无盐同淡”,形成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。新的征程上,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,听群众之声、办惠民之事,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用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党性教育类讲话,侧重强调宗旨意识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。文秘家园(www.wenmijiayuan.com)收集整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