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言不及私

【例文】言不及私源于心中有公,为政者把公事放在最高位置,私事自然就靠后了,甚至忘记了。西汉尹翁归去东海郡赴任前,到廷尉于定国府上辞行。于定国打算把自己的两个同乡推荐给尹翁归,谋个一官半职。可二人交谈中,尹翁归都是在讲东海郡的治理问题,一点不涉及两人的私事,搞得于定国也没法张嘴说情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言不及私 一心为公》)

【典故】出自唐代房玄龄《晋书·王湛传》,临终,与谢安、桓冲书,言不及私,惟忧国家之事,朝野甚痛惜之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。比喻为官忠心,一心为国。

【赏析】言不及私,讲的是东晋大臣王坦之临终前致信同僚谢安、桓冲,言不及私,惟忧国家之事,信中未提及任何私人事务,只是忧国忧民、讨论政事。如此忠心耿耿、一心为公,不禁令人敬佩。汉代刘向在《说苑·至公》中写道:治官事则不营私家,在公门则不言货利。既然治理公事就不能谋划私业,既然身在官署就别提谋取私利。北魏长孙道生位居三司,但他生活朴素,住宅矮小。外出镇守后,他的子弟另行修缮,建起大堂廊舍。长孙道生回来叹息说:从前霍去病认为匈奴没灭,要家做什么,现在强大的敌寇还在漠北活动,我哪能安心住这华美的房舍呢?便严厉斥责子弟,令其毁宅。长孙道生摒弃个人享乐,所思所虑皆是国事,用言行阐释了一心为公的精神境界。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,公、私二字是衡量党性强弱的试金石。方志敏经手的款项,总在数百万元,但素来安清贫、乐正道,坚持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,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;黄开群因战争造成右眼失明,但他两个口袋分得清,不多吃公家一个鸡蛋;杨善洲说,我手中是有权,但它是党和人民的,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,不能用来办私事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,始终牢记公权姓公,始终做到一心为公、一身正气、一尘不染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廉政教育类讲话,侧重强调大公无私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,事事出于公心,公私分明、公而忘私。文秘家园(www.wenmijiayuan.com)整理发布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