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志于道德者,功名不足以累其心

【例文】志于道德者,功名不足以累其心,于共产党人而言,不为自身谋私利,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,应是始终不变的志向与追求。黄大年以振兴中华,乃我辈之责为铭,只争朝夕奋勇攻关,填补我国巡天探地潜海领域多项技术空白;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,扎根祖国西北耕耘30余载,为让中国人吃饱饭、吃好饭而不懈努力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有志无有不成者》)

【典故】出自明代王守仁《传习录》,志于道德者,功名不足累其心;志于功名者,富贵不足以累其心。但近世所谓道德,功名而已;所谓功名,富贵而已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在于追求道德修养,那么外界的功名不会成为他的心理负担;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在于追求功名,那么物质上的富贵也不会成为他的心理负担。

【赏析】老子说:非淡漠无以明德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、淡泊名利。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讲,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慆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?这是说,一个有文化修养、品格高尚的人,要以静心来养身,以节俭来养德,不追求名利,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;不追求热闹,心境安宁才能达到远大目标。对共产党员来说,看重什么、看轻什么,坚守什么、舍弃什么,是一个关乎共产党人得失观、名利观的大问题。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,心中只有革命事业,牺牲时家中一贫如洗;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,心中装着全体人民、唯独没有他自己;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,退休后回到家乡义务植树造林,建成面积5.6万亩、价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,2010年将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。奋进新征程,建功新时代,广大党员干部要端正价值追求,淡泊名利得失,树立正确的名利观、得失观,把心思精力倾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,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强国复兴伟大实践中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、廉政教育类讲话,侧重强调树立正确的名利观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重一些、把个人得失名利看轻一些,正心明道,怀德自重。文秘家园(www.wenmijiayuan.com)整理发布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