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守正为心,疾恶不惧

【例文】古训守正为心,疾恶不惧揭示,唯有秉持公心,方能明辨是非、行事磊落。若心逐私欲,则处事偏狭,为官必堕贪婪;若心存至公,则用权谨慎,治政自显清明。《朱子语类》云:心者,万事之原也,心地纯正,凡事出于公心,为人就会正派,为官就会清廉,用权就会谨慎,处事就会公道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正以处心 廉以律己》)

【典故】出自唐代柳宗元《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》制书曰:守正为心,疾恶不惧。先君捧以流涕,曰:吾惟一子,爱甚,方谪去至蓝田,诀曰:吾目无涕。今而不知衣之濡也,抑有当我哉!”作《喜霁之歌》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任何时候只要恪守正道、胸怀正气,就能不为各种歪风邪气所染、不被任何旁门左道所迷惑,就敢与各种不良现象、奸邪小人作斗争。

【赏析】古人讲,人之一心,得其正,则事事皆得其正。心或不正,则无一事得由于正。正在邪必去、恶必遁,只要心存正气,就会坦荡立于天地之间;反之,胸中正气不彰,邪念丛生,骄傲就会战胜谦逊,暴躁就会打败冷静,贪婪就会遏抑节制,懈怠就会代替勤勉。中唐贤相陆贽为官清慎,年轻时谒见寿州刺史张镒,后者认为陆贽是奇才,与他结为忘年交。陆贽告辞时,张镒赠钱百万,陆贽没有接受,只收了一点茶叶。陆贽为相期间,与地方藩镇官员交往,清清白白、一尘不染。别人送给他的礼物,哪怕再小,他也概不接受。皇帝知道后,劝他受之无妨。对此,陆贽进谏认为,收受礼物的口子一开,由小到大,由此及彼,收小礼必然养成大腐。陆贽恪守为官清廉之道,防微杜渐,其学养才能和品德风范,都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。共产党的干部,有很多是守正为心,疾恶不惧的人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曾经多次板着脸要求家人,对任何人的请托都要明确拒绝,不要添乱,不要坏了规矩。但在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面前,他却始终俯首甘为孺子牛。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之下,原本没有工业基础的政和县一跃成了福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胸怀正气,秉持公正、主持公道、坚持公平,不被私心所困,不为人情左右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廉政教育类讲话,侧重强调树立正气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,扬正气、祛邪气,坚持做到大公无私。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