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常用典故】国家欲安黎庶,莫先于厚风俗

【例文】国家欲安黎庶,莫先于厚风俗;厚风俗,莫要于崇节俭。历史上,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,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,勤俭治国,为秦的强大及至最终一统天下打下基础;汉文帝以身作则推崇勤俭,履不藉以视朝”“露台惜费,得创文景之治(解放军报《“俭,德之共也”》)

【典故】出自《大清历朝实录》,国家欲安黎庶,莫先于厚风俗。厚风俗、莫要于崇节俭。周礼一书。上下有等。财用有度。所以防僭越、禁骄奢也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想要国家安定,保障百姓的安宁,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。

【赏析】我国历史上向来把良风美俗视为为政之本。在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中,节俭一直是普遍认同的美德。《尚书》中讲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,墨子认为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,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李商隐咏叹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,朱子倡导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,节俭往往和刚健质朴的民族精神紧密相连,而沉溺于骄奢淫逸则会使曾经雄壮威武的民族变得不堪一击。南陈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灰飞烟灭,开元盛世在霓裳羽衣曲的莺歌燕舞中遽然转衰。保持克勤克俭的作风,能使人战胜物质匮乏、条件恶劣等现实挑战,锻造出吃大苦、耐大劳、干大事的顽强意志。上世纪30年代,美国作家埃德加·斯诺两次到延安采访,在亲眼目睹毛泽东住着简陋窑洞、朱德使用马尾毛做的牙刷、彭德怀穿着废弃降落伞缝制的背心、林伯渠戴着用绳子系着的断腿眼镜等细节后,由衷盛赞红军是神奇的队伍,具有东方魔力上帝也征服不了是无法打败的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崇廉尚俭,努力从自身做起,自己首先做好,使自己成为厉行节约的行动者、勤俭办事的践行者、良好风气的引领者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、廉政教育类讲话,侧重强调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、先锋模范作用,崇俭抑奢、勤政为民,以良好党风带政风促民风。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