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常用典故】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
【例文】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是如此,他在杭州担任刺史期间,兴湖筑堤,引水灌田,植树成荫,做了不少好事,深受当地百姓爱戴,但他从不倚重贵物。离任时,仅带走两块天竺山的石头,当作纪念,并常常因此而自责:“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”如此严于律己,不耽私欲的态度,可见一斑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廓清杂念 一毫不存》)
【典故】出自唐代白居易《三年为刺史二首》,三年为刺史,无政在人口。唯向城郡中,题诗十馀首。惭非甘棠咏,岂有思人不。三年为刺史,饮冰复食檗。唯向天竺山,取得两片石。此抵有千金,无乃伤清白。
【释义】意思是,本人虽然做了三年的刺史,但终日饮冰食蘖,生活清苦,为人清白。如今即将离任,为了留个纪念,在天竺山取下两片顽石,以支琴贮酒。此石堪抵千金,所以自己仍感到有伤清白。
【赏析】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中说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诸葛亮对待生活始终清心寡欲,从不贪图个人享受。死后内无余帛,外无赢财,留下千秋功名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,就将清正廉洁作为根本操守,与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连接在一起,使我们党在人民心中树立起崇高形象,赢得人民的信赖、爱戴和拥护。延安时期,毛泽东给抗大学员上课,穿的是膝盖上补着两块补丁的军裤;林伯渠在窑洞办公,戴的是断了腿、用胶布粘了又粘的眼镜;彭德怀身上穿的背心,用的是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制作的。正是老一辈革命家带头崇清尚廉、艰苦奋斗,我们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,清正廉洁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,破一次规矩,就会留一个污点;搞一次特殊,就会减一分威信;谋一次私利,就会失一片人心,要时刻将廉洁放在心上,落实到行动上,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好样子,手中常握戒尺,心中常敲警钟,始终做到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、坦坦荡荡为官。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廉政建设类、警示教育类,侧重强调清正廉洁,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,严于律己、严以用权,做到廉洁从政。文秘家园(www.wenmijiayuan.com)整理发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