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典故】惟在常久不废,即有深功

【例文】惟在常久不废,即有深功。一切辉煌背后都有坚持不懈的努力,任何人都不例外。孔子深知《易经》微言精义,便愈探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,韦编三绝足见其功;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为写《三都赋》,夜以继日,废寝忘食,用十年的努力书写了洛阳纸贵的辉煌;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,按照范仲淹对其儒者自有名教的建议,苦读《中庸》,遍读佛学、道家之书,经过多年悟道,自成一家。(解放军报《作之不止,可以胜天》)

【典故】出自宋代苏轼《上张安道养生诀》,上其法至《简易》,惟在常久不废,即有深功,且试行一二十日, 精神自已不同。

【释义】意思是,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,就会有深厚的功效。比喻做事情要坚持不懈。

【赏析】古人讲,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深刻告诉我们,所有的成功没有秘诀,贵在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。司马迁历时多年写就《史记》,李时珍用了27年著成《本草纲目》,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,才有了《红楼梦》的诞生。国学大师钱穆“虽居乡僻,未尝敢一日废学”,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,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。这些都说明,任何人的成功,都是时间、勤奋的积累,是由蕴含大量心血的努力所凝成。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,为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隐姓埋名30年,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;中国航天英雄邓清明备份20年未曾飞天,却为了梦想不言放弃。金一南为写作《苦难辉煌》,历时15年,做了200多万字的笔记,读了500多本书。新时代党员干部,要传承优良作风,坚持把事业扛在肩上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以“板凳一坐十年冷”的毅力,以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执著,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。

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讲话,侧重强调工作落实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抓实干,咬定目标不放松,不见成效不放手。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