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真真假假与假假真真

每次给人事干部讲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造假情形,我都很喜欢讲这两个例子:“真的假材料”“假的真材料” 

一、真的假材料 

从字面上分开来理解: 

(一)档案内材料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,曾经真实发生的事情; 

(二)档案内材料是假的、伪造的、涂改的、虚构的。 

举例说明 

张三进入体制前,通过考试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(证书),证书一直在自己手上保管,但在个人保管期间,不小心遗失了该证书。张三认为,反正证书是自己实实在在考到的,找办证公司“补办”一张也没问题,然后找办证公司按照1:1的比例造了一张真的假证书,并归入个人档案。 

张三遗失了证书完全可以补办一张或者由出证单位出具相关说明,但绝对不可以伪造证书,伪造证书就是一种造假行为。 

二、假的真材料 

“假的真材料”是指: 

(一)档案内材料记载的事情是虚构的,未曾发生过的; 

(二)档案内材料从纸张到签字再到盖章等程序都是真实的。 

举例说明  公文写作助手网(GWXZZS.CN)收集整理

李四是某组织部门办公室印章管理人员(非在编人员),在没有转干、没有过渡、更没有考试的前提下,李四利用自己关系要到一整套录用原始材料,自己填写后,盖上组织部门的章,并将录用材料放入个人档案,然后摇身一变,成为体制内的公职人员。 

从干部个人档案来看,其所有材料都是真实的,如果不倒查录用程序和会议记录等情况,很难通过材料审核出其公职人员身份存在问题的。 

这种假的真材料非常可怕,现实生活中,盗用他人档案,用他人档案材料上大学,就是这种例子的加强版。 

不管是真的假材料还是假的真材料,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为了某些目的,故意隐瞒组织。只要隐瞒组织,伪造材料,都属于造假行为,必须追究个人责任。   

本文由公文写作助手网站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,本站一站式发布各类公文写作方法、技巧、经验文章和金句提纲等公文写作素材,多来学习让公文写作不再难!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