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制内的另类“灼见”,你都赞同吗?

01 

判断一个会议重不重要,只要看会议规模即可,会议的重要程度往往与规模成反比。 

一般来说,越是大会,就越是不重要,只需要参会凑数听听即可;而越是小会,就越是重要,比如说主要领导的碰头会。小会决定大事情,大会决定小事情,这才是真正的逻辑。 

原因很简单,越是重要的事情,就越是要控制知悉和讨论范围,让参与的人尽可能地少,以防止利益分歧或失控;而越是不重要的事情,就越是要大范围地讨论,以欲盖弥彰。 

为什么很多敏感的事情,你不知道结果就出来了,因为领导开的都是私密的小会。 

02 

参加会议的时候,能少说就少说,能晚说就晚说,而不是一上来就发表所谓的“高见”。 

你先要听听别人怎么说,分析一下会议的走向和形势,然后询问自己该不该说,以及如何说才对自己最有利。而不是不管环境、形势和走向如何,就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。 

别人说的没你好,那你就可以多说些;别人说的比你好,那你就少说甚至不说了;领导已经说了定调了,那就跟着领导的思路走;领导若是没说,那就分析一下领导的想法和意向。  公文写作助手网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

俗话说得好,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越是高明有智慧的人,就越是知道要少说晚说。 

03 

干了什么虽重要,但汇报了什么更重要;善于汇报工作的人,才是拿捏人性特点的高手。 

任何一个领导,打心底里讲,都希望下属主动且积极汇报。一方面,领导不亲自干活,他需要下属汇报工作情况;另一方面,领导也喜欢下属围着他请示汇报工作的那种氛围感。 

汇报工作的功效主要有两点:其一,是为了让领导知晓你,知晓你在干活,以及都干了哪些活;其二,是为了以汇报的名义,向领导积极靠拢、表达忠心,以加强与领导的联系。 

可以说,汇报工作是体制生存的基本功,只有“铁憨憨”,才会傻傻地一直闷着头苦干。 

04 

落实工作中的形式,有时候也是一项重要内容,先立足环境再谋求改变,顺序不能反了。 

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,要辩证地看,内容需要形式,形式也促进内容。就拿内页资料来说,没有资料,如何证明你的工作过程及实效,没有资料,如何反映你的工作成绩。 

内容需要的形式,那肯定是必要的,比如说方案计划、交接单以及各种手续等等。不过,有些形式也确实只是形式,但只要上级领导有需要,那还是需要落实一下这些形式的。 

无中生有的形式主义肯定是不对的,但有利于现实工作的形式,还是非常必要的。 

05 

有担当是好事,说明你值得信任,但千万不能把“有担当”与“乱揽活”和“乱揽责”混淆了。 

不是你的责任,你不能揽,揽了不会证明你有担当,只会说明你这个人傻;乱揽活也是一样,不是你的活,不要主动或默许承接,否则到时候出了问题,你想推都推不出去。 

担当,主要是指对份内的工作有责任心,以及份内的工作出了问题主动承担,而不是不管什么工作或责任,都往自己的身上揽。要知道,在体制内,干得越多还真不一定越好。 

从客观逻辑上讲,干得越多,出错的概率也确实越大,只有不干活的人,才不会出错。

本文由公文写作助手网站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,本站一站式发布各类公文写作方法、技巧、经验文章和金句提纲等公文写作素材,多来学习让公文写作不再难!
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,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