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制内的中年人,垂直单位和地方单位,怎么选?
今天,有一位年轻朋友跟我说:
“应届进了单位,早早就主动申请去了综合材料岗位,就是希望今后的能力和履历上能体现这一点。期待以后有机会遴选。同时也希望机构改革能顺利按时完成,不耽误遴选重启的时间。更希望这一段不是人生的沉没成本。”
遴选也好,商调转任也罢。这一类事,越年轻,沉没成本越小,因为本来就从零开始积累能力和资历。
但是如果人到中年,面对商调的机会,要顾及的东西就多了,沉没成本也大。
恰好,今天,也有一位中年朋友问我:
“在地方垂直单位任领导副职,现在地方部门有职数空缺,对方也邀请过去,要不要转过去?”
我看到他任职的地区和单位,发出邀约的地方单位是好单位,有点小权力,但我仔细想了一会儿,就告诉他,建议还是留在垂直单位。
可能朋友会有疑惑,垂直单位人多、职数相对少,而且管的比较严,跟地方交流任职机会少,为啥有机会到地方居然不建议去?
面对这一类问题,我通常用直觉来判断,就是一个部门的一个岗位,如果换作我自己,我愿不愿意去。
事实上,我第一感觉,就是不值得去地方任职。
我的理由如下:
首先,人到中年,一定要看经济。
我们要明白,人到中年,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,自己要心中有数。
如果上不到一个很高的位置,那还是要考虑经济情况。
现在监督执纪问责愈来愈严,过去那些灰色收入,几乎绝迹。
就算有权利变现的空间,即使给你权利,给你位置,你也没有胆量逾越法纪的红线。
同时,到了中年,即使你曾梦想在高大的主席台上畅所欲言、描绘蓝图,梦想着气宇轩昂地带着一簇拥趸下企业调研,但是我说,那只是梦,心中的理想还是要回归现实。
现实是什么呢?
就是柴米油盐、老婆孩子热炕头,是每个月的房贷,老人的药钱。 公文写作助手(www.gwxzzs.cn)整理发布
可能,你会说,这跟留在垂直单位还是转到地方单位有什么关系呢?
据我所了解,在大部分地区,都是垂直单位的职工收入高于地方单位的收入,除了相对富裕的长三角等地区。而且,这个收入的差距很明显。
这也就意味着,从垂直单位到地方单位,收入要明显减少。而这又必然会带来家庭生活水平的下降。
实际上,就是得了面子,亏了里子。
所以,我觉得不值当。
因为人到中年,职场天花板已经很明显,不适合冲锋陷阵。反而,拿好一点的经济待遇,让生活宽裕点才是最实在的。
其次,人到中年,宁当领导,不当下属。
什么意思呢?
意思是人到中年,腿脚不灵便了,就不必干杂活了。有什么杂活,尽量派给年轻下属。
现在垂直单位当着领导,如果到地方单位只有职级,也就是没有了领导职务身份,那是很尴尬的。
人家看你领导出身,不太好意思给你派活。
但是,你不干细活杂活,别人也不服你。这对你的前途和进步有影响。
好了,假设你主动揽活,埋头干活,你可能会头脑昏花、腰酸背疼,一跟原来当领导比较,心里落差又来了。
所以,进退维谷,真的就没必要重新奋斗了。
当然,如果认为自己的仕途还有很大希望,同时家里没有经济顾虑,那就可以大胆拼一拼。
毕竟,体制内活成自己最希望的样子,人生才不往走此一遭。
【本文由公文写作助手网站(www.gwxzzs.cn)收集整理,本站一站式发布各类公文写作方法、技巧、经验文章和金句提纲等公文写作素材,多来学习让公文写作不再难!】
